为什么无论女人如何付出,男人总是看不见她的好?

Gracehug
2023-07-08
1886
23

学员问:

我和老公结婚十七年,之前一直在奋斗,后来慢慢发现我们三观是那么的不同,尤其是无论你多么努力,他的眼里只记得你的不好,无论你多么真诚的跟他谈心,他似乎就一冷血动物,这时我再也想不起来爱是什么?

我们心里只有怨,互相看不顺眼,断断续续又原谅彼此,又积新怨,反反复复……到现在似乎不想再互相折磨。

我们彼此都没有人品不好的问题,就单纯生活而言一地鸡毛就让人精疲力尽。

遇到一个这样的男人,值得因为孩子守住这段婚姻吗?

嘉待情感老师:

不值得。

我指的不是你的婚姻不值得,而是“为了孩子”不值得。

你的提问里实际上包含了两个问题:

①为了孩子好,你是不是应该忍受婚姻里的折磨?

②你无论怎么对另一半好他都不领情,你该离开他吗?

这两点不能混在一起聊,咱们分开说说。

首先是第一点,女人该不该为了孩子在婚姻里忍耐?

老师想说:在婚姻里你可以做出任何决定,但你的初衷一定得是为了你自己,不要为了孩子。

据我观察,大多数的“为了孩子”,最终都成了“糊弄孩子”。

你用“好歹守住了婚姻”来糊弄自己,还以为这也能把孩子糊弄过去,很多人以为孩子比大人好糊弄,那可就大错特错。

由于身处夫妻的亲密关系之外,又在家庭的复杂平衡之中,很多时候,孩子的冷眼旁观比父母看得还透彻、还要清醒。

就算你可以用自欺欺人来安慰自己时,孩子一定是受伤最深的那一个。

当你和你的老公彼此折磨,冷战,争吵时,你以为你的孩子就那样笨,居然连家里的氛围都察觉不到吗?

不,孩子一定是知道的。

也许孩子注意到了紧张的氛围,缄口结舌,不敢多说一个字;

也许孩子成天惶惶不安,生怕自己失去立足之地,无心学习;

也许孩子厌倦了每天面对父母的争执,越来越讨厌回家;

……

这并非我危言耸听,有研究数据为证。

一项针对63名学前儿童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父母相互敌视的家庭的孩子,与那些家庭氛围良好的儿童相比,他们往往有慢性应激激素水平增高的症状。

这项研究还继续跟踪这类儿童到15岁,结果显示与同龄人比较,这些孩子会出现逃课、抑郁、不合群、有行为问题(尤其是攻击他人)、学习成绩差……甚至是辍学等问题。

一对相互怨恨的夫妻,也绝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你以为,自己替孩子保住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家庭便是功德无量,但是你的孩子需要的比这更多!

所以,我从不建议任何人出于“因为孩子”的目的而委屈自己来守住婚姻。

到了最后,受委屈的必定还是孩子。

把思路厘清后,咱们再来说第二点。

为什么有的人无论怎么对他付出,他都不领情、不感恩?

这样的他是不是一定有错?

听你的诉苦,你对这个家付出了十七年,你觉得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对方却总是不记得你的好,和你相互看不顺眼,你怎样能不怨呢?

按你说的话来看,你简直是和一个冷漠的白眼狼一起生活,可是你偏偏又强调“双方都没有人品不好”,这些叙述简直是矛盾的。

我猜,这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也明白这一点:

男人看不见你的好,完全可能因为在他的眼里那不是“好”!

同一个举动在自己的眼里和旁人的眼里,难免会被解读出不同的意味。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许多时候,以“爱”为名的付出只会起到反效果。

因为付出的那一方往往自我中心,只关注自己“付出”了多少,却毫不关心接受“付出”一方的体验。

男人真的想要你的付出吗?他是不是也希望你不要这么累,歇一下喘口气呢?

男人真的喜欢你的付出吗?他有没有觉得这是负担,向你提过却被你无视?

你的付出是无条件、不计回报的,还是一种情感上的强买强卖,你也强烈要求对方像你一样去“付出”,即便他不想这么做?

真正的付出是能让双方欣喜的,你乐意给,他也知道这是自己想要的。

如果你一边“付出”一边怨恨,他一边“接受”同时也饱受折磨,那这就只是你们夫妻之间僵化的无效互动模式而已,根本谈不上是付出。

费力不讨好的虚假付出之下,掩盖的是你们内心最迫切的需求。

如果你继续无视下去,那么无论再怎么付出,夫妻关系也不会有改善。

经营亲密关系并非只有无底线的付出这一条路。

甚至可以说,这是最笨、最没效果、最会把事情搞砸的一条路。

人家想吃葡萄,你拉来一车苹果填满他的仓库,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拖来一车苹果费尽了力气,可他的需求依旧得不到满足,婚姻里自然只会留下一地鸡毛,满腹怨气。

本来,一小挂葡萄就可以满足他,你也可以轻轻松松提回来。

真正有效的付出,必须包含这两个条件:

1.不是出于你的控制欲

你不是把自己的付出当做对方应当偿还的一笔债务,如果你一定要斤斤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那还不如把一切都留给你自己。

你的付出中也不该包含对另一半的掌控欲,绝不能是“为他好,所以他该听我的”,而是“希望他会喜欢我做的这些”。

2.把对方放在心上

多关心一点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少想一点自己的付出能不能让对方领情。

在你觉得自己“付出”时,你的另一半会感到快乐、幸福吗?

他有没有抗拒你的“付出”?

如果有的话,无论你觉得自己有多“为他好”,都不要犹豫,立刻停下!

如果付出只是让双方都不爽,都觉得折磨,那还有什么意义?

总而言之,真正的付出应该关注双方的感受,而不是打着付出的名号,行控制之实。

把这两个问题都想清楚之后,相信你能做出对自己最合适、也对孩子更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