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爱自己?

Gracehug
2023-08-10
2036
27

提问:姑娘,如果你变成男版的自己,会爱上现在这个自己吗?

小伙子,如果你变成女版的自己,会爱上现在的自己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意思,实则深层还真有点意思。

这不就在扪心自问----你爱不爱你自己?

这不是恋爱问题,而是自爱问题。

来我们想象一下:

假设复制一个你出来,你们拥有完全一样的外形和个性。

Ta和你一样,也许肥胖,腰腹间有赘肉,胸部很小,腿很粗……

Ta和你一样,也许习惯性撒谎,或者有讨好型人格,或者恋爱中不停猜忌,控制欲很强……

Ta和你一样,也许性欲旺盛或完全不举,或只对离经叛道的体验感兴趣……

Ta和你一样,心中有最阴暗的部分……

如今,这个人就站在你旁边,那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如今都袒露在阳光下,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人,你会接受Ta,和Ta做朋友,甚至是爱Ta吗?

你接纳这个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的人吗?

接纳了,甚至爱了,就叫做爱自己。

文化背景造就了自我边界的模糊

“爱自己”是一个谓语+宾语结构,要爱自己,首先要有一个自己。

“爱自己”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舶来品。

很西化的概念,西方社会强调“个体”,东方社会的文化传统是“集体”,“集体”文化带来个体边界的模糊,进而模糊掉个体需求。

比如,一个人小青少年时期迷上了纹身,ta认为把艺术留在身体上是很美好的事情,于是ta他希望能够去纹个身。

在东方家庭,父母会制止你,说,这是小流氓才会做的事情,你看看其他孩子,你再看看周围的世界,哪个正经人会纹身?你纹身以后都没人要你,也没有单位要你……

而在西方家庭,父母会说,你想好了吗?首先纹身很痛你是否能承受?

其次它是永恒的纪念无法抹去,满足对艺术的追求是否有其他方式,比如学个绘画?

最后你是否已经有长远的职业规划,纹身是否会给你带来求职方面的困扰?

在这里可以看到,东方家庭更强调集体意识,而西方家庭更强调个体意识与群体环境的磨合。

通过这样的对话,东方的孩子会认为“我不被允许”,而西方的孩子会觉得“我可以选择”;

东方的孩子对于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会选择回避,逐渐变得看不清楚自己,而西方的孩子会逐渐积累探索自我边界的能力,形成独立自我。

文化和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这样的情况体现在恋爱中,有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在这里,坏男人的潜台词其实是:我很坏,我也知道我很坏,可是我看见了自己的坏,我接受自己的坏,我更爱死了自己的坏,我就是要张扬地,自由地做自己,因为我无比享受做自己。

这样的人,对每一个自我边界模糊,看不清自己,更不爱自己的人来说,都有致命吸引力。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包办,父母安排。就连结婚,也是父母安排的相亲。她觉得可以,就结了。

后来她遇到一些事情来问我。她感受到自己被束手束脚,她极力渴求自我。

其中我问过她有没有想做没有去做的事,她说,对她而言,第一件想做的就是:去纹身。可是她不敢。

如何去爱自己?

经典问题:“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什么?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观察自己,觉察自己,来完成照见自己,接纳自己,进一步爱自己这一过程。

1、抓住自己回避的部分

每个人都有缺陷,我们会下意识地去回避那些缺陷,因为它让我们不舒服,会影响我们的外在形象。

可是,不完美是我们的一部分,也正是这些不完美造就了我们鲜明的个性。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观察有哪些事物让你内心出现了不舒服的情绪,然后拿手机记录下来。

2、觉察自己

尝试自己放在一段足够安全的社会关系里。这个社会关系可以是你很亲近的朋友,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

然后把记录下来的不舒服事件与之分享,在你能够清晰描述出自己感受的时候,便踏上了觉察之路,渐渐地,你便能够看到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3、积累被爱的体验

在看到自己的真实需求之后,可以慢慢尝试把自己的真实需求表达出来。呈现在那一段安全的社会关系里。

被爱是一种体验,只有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真实需求,把这种需求表达出来,感受到接纳之后,才能拥有这种体验。

也只有体验到了被接纳和被爱,我们才懂得怎么去爱他人,怎么去爱自己。

最后,奥斯卡.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之始”。

物质层面的满足虽然不够全面,内心愉悦持续的时间也很短暂,可是它也是爱自己的一部分。

吃一顿向往已久的美食,买一件一直舍不得的衣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些行为如果都建立在,对“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什么?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深刻认知的基础上,那么,它就会成为给你带来快乐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