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原谅背叛过你的爱人?

Gracehug
2023-08-13
2208
29

没有该不该,只有想不想。

要是不想原谅,大可一拍两散,或者结束婚姻,然后重新展开自己的人生。要是想原谅,就需要有能力承担这个选择。

首先,如果只是一段亲密关系,要如何才能原谅他?

如何才能不再怨恨、指责?又要如何重建信任,不在心种下一颗负面的种子?

其次,如果是一段婚姻,则更加复杂,还包含了如何应对外界环境的牵制。

自己到底是真心想原谅,还是为了孩子,家庭,公婆,外界形象等因素无法放下?

原谅,是一种能力。

它不是说忽略、逃避,出轨这件事情就会过去。它现在不再出现,不代表它未来不会换一张脸孔,用其他事件和其他的矛盾来呈现。

原谅,是一种处理自己、处理对方,处理关系的能力。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 · 培根说过:“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01疏导负面情绪的意义在于——保持客观

咨询者小雪咨询,丈夫出轨了。

小雪与丈夫结婚多年,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丈夫因为工作的原因会跟很多优秀的异性接触,在某一次饭局中认识了一个姑娘,一来二去两人的交集变多了,彼此之间便产生了情愫。

一次偶然的机会,丈夫的婚外情被小雪发现,小雪逼问丈夫是不是要离婚,丈夫则一直保持沉默。

“我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他还在和那个女人保持联系,家里他也没有给一个说法,到底这日子还过不过,太痛苦了,反复的拉扯和折磨,又不能一刀给个痛快,我真的快崩溃了”小雪对我说。

小雪说的“反复拉扯”,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词汇,叫反刍思维,即过分沉溺于对痛苦的反复回忆。这些痛苦的回忆反过来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徒增悲伤。

反刍思维让我们反复思考造成痛苦情绪的事,不断想象原因以及各种不良后果,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这种强迫性思考会给受伤害的人带来一丝控制感,让人误以为自己全然知晓整个情况。愤怒的反刍带来的只是更多的痛苦,也就是我们说的钻牛角尖。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疏导这些负面情绪,让当事人从死循环中解脱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霍桑试验”。

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一个“谈话试验”,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

而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研究人员发现:交谈、聆听、倾诉是导泄负面情绪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过程中,我协助小雪进行了情绪疏导,将小雪关注的重心,从“丈夫出轨”这个事件本身,转移到自己的内心上来。通过一段时间,小雪受情绪牵制的情况越来越弱。

01重塑观念:亲密关系中信任的意义

“现在,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先不管丈夫想怎么样,你自己,想怎么样?”我问小雪。

小雪思考了一下,说:“我不想离婚,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我还是爱他。不过就算他回头,我也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相信他了。”

我问她:“你要信任来做什么?”

小雪愣了一下,又思考了一会,回答说:“一段婚姻如果没有信任,就像我现在,惶惶不安,那这日子怎么过?”

我又问她:“可是你曾经就很信任他,他还是背叛了你呀?”

小雪无言以对。

信任其实并不能解决出轨,它只是一个认知层面的问题。

信任只是我们对一个人的“定义”。

当背叛发生的时候,这个定义就会被推翻。我们的认知改变了,变得不再相信对方,而你又想通过解决信任感去挽救婚姻,又或者通过恢复信任感让你们的情感达到过去的高度和浓度,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信任他人”是一种能力,它的本质是“信任自己”。

谈到与丈夫的相处模式,小雪是这样描绘的。

“他出去聚会的时候,我肯定是要查岗的,其他人不都这么干的么?老公在外头喝酒,老婆管一管,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么?防止他喝多了乱来啊,给他提个醒。”

小雪这话说得没错,我们大多数人,的确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这个情景。

查岗的行为动机是“防止老公乱来”,心理动机则是“恐惧老公乱来”。再往深处想,我们恐惧的是什么?

恐惧老公乱来了,带来情感、关系、家庭的混乱和伤痛,我们恐惧的是“危险”。

再反过来思考,如果一个危险,我们自信可以处理,我们还会恐惧和担忧吗?

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古人猿惧怕恶劣的天气,因为这会给他们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我们现代人类,还会因为打雷下雨下冰雹而恐惧吗?

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有充分的防御办法去化解危险,所以我们很自信,我们可以处理。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在你对伴侣的怀疑和考验背后,是对自己深深的不信任,对自己爱的能力的质疑。

这种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在丈夫出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01自我成长,学习原谅的能力

1、没有人生来就安全感俱足

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 ·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在婴儿前期(0-1岁)这个阶段中,基本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不信任”。

这时候婴儿是没有自理能力的,如果照料者能够及时、敏锐、耐心的去满足婴儿的需要,那么这个婴儿才能发展出健康的对人和这个世界基本的信任感。

相反,如果照料者冷淡或者缺乏耐心,婴儿的基本需求被忽视,成年后就很难产生对人的信任感,继而产生“我不值得被爱”的自我认知。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成长到今天,或多或少都会有自我创伤,和不安全感存在,毕竟,不可能保证地球上的每一个婴儿,在0-1岁期间,都得到过良好而完美的照顾。

当你通过安全感的提升,自身拥有了爱与被爱的能力之后,你和伴侣的关系自然就会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2、自我感知法疗愈内心受伤的自我

了解自己也是一种能力,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感知的能力”,是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

我们需要通过自我感知,治愈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来提升自己曾经受创的安全感;我们需要通过自我感知法,去观察,去分辨,我们和伴侣的相处过程中,自己的哪些行为,来自于“内心小孩”的投射。

你要做的并不是去努力信任对方,那可能意味着你会想要期待对方,而不是自己。用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和提升内心承载力,这是解决一切危机的基石。

在小雪的案例中,我首先建议她要做的就是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然后及时与我沟通。

面对丈夫的沉默,小雪内心的感受很复杂,但是她却没有办法去梳理和分辨,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忽然高兴,又为什么转眼就痛苦,通过记录情绪,可以帮助小雪区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自我评价,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比如“老公又在和谁打电话了,打这么久”“我不喜欢老公刻意对我好”这些都是看法。

而感受是“老公和谁打这么久?我感到很害怕,他会不会又出轨了?”“老公的刻意,我觉得他在弥补过错,我想起他出轨的事情,就很痛苦”。

比如“我没有老公的出轨对象年轻”这是自我评价,而感受是“我不再年轻,我很失落,很郁闷”。

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小雪说:“我逐渐感受到了一点控制感,曾经他怎么做都不对,我自己也是怎么做都不对,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虽然还是老样子,可是我没有那种慌乱和因为失控的感受了。”

通过练习自我感知逐渐认识自己,让自己和“童年自我”链接从而修复安全感,只是其中一方面。一段婚姻关系的修复并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在自我成长的基础上,双方的共同努力。

3、坦诚沟通,了解彼此的真实需求

在完成前面的咨询之后,小雪主动与丈夫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流,这次的交流与曾经的都不一样。

曾经的小雪是愤怒的,对丈夫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抱怨、指责、猜忌、愤怒,现在小雪在我的协助下引导着丈夫,将交谈的重点,放在了彼此的需求上面。

“这是他出轨之后我们第一次真正的交流,通过这次我才知道,他不想离婚,他想回归家庭,可是我一直都太强势了,就像一柄机关枪一样胡乱扫射,他唯有逃避,出轨,向外寻求一些尊严和尊重”小雪说。

一个人的心,四周总会竖起很多防卫,它用来抵御外界的伤害和危险,久而久之,这颗心会变得坚硬,体现在行为上,就是强势,与控制欲。

通过提升自我的安全感,小雪的心变得柔和,而在了解到丈夫的真实需求后,她的行为自然就温和了起来。

“我们现在好转了许多,我以前只纠结在事件表面,通过自我成长,学会了要根源入手,只有这样,这段婚姻才能继续下去”这是小雪给我的回馈。

在经历了不忠之后,学会再次原谅和信任并不是个坏主意,它是一个你蜕变重生的契机。一个了解自己,了解伴侣,和这段婚姻的契机。

通过学习了解,我们得以觅得问题根源,然后让自己和这段婚姻,走上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