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正在扼杀你的人生际遇

Gracehug
2023-05-24
2530
43
咨询:

我是一个从小就特别自卑的人,长得不好看,不会说话,成绩也不好,做什么事情都笨手笨脚的,总之走到哪里都没人喜欢我。

就连我妈都特别讨厌我,小时候我妈总是动不动就打骂我,她总说都是因为我,她这辈子才过得这么苦的。

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轨了,当时我爸想离婚,我妈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为了给我个完整的家,为此,我爸经常家暴我妈。

即便如此,我妈还是坚持不离婚,也坚持是为了我才不离婚。

然而,每次被家暴后,我妈就会把在我爸身上受的气发泄到我身上来,以暴打我一顿来消除她的怨恨和委屈。

后来,我爸还是带着小三离家出走了。

我爸消失以后,我妈的世界变得更歇斯底里,她动不动就会打骂我,对我的管教也到了变态那种,我吃饭发出声音她都能暴打我一顿。

她也不允许我有正常的社交,如果不是我据理力争,她甚至都不想我去上学。

在我妈的打压下,我的性格胆小又懦弱,潜意识里有着根深蒂固的自卑。

与此同时,我内心又无比渴望可以脱离我妈的掌控,我做梦都想着可以离开我妈独自生活,这个愿望终于在大学的时候实现了。

可当我终于脱离我妈的掌控,来到大学生活,我却发现我已经完全不懂得如何和别人相处,每当有人想和我说话的时候,我总是会紧张和不安,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流冷汗和颤抖。

很多时候,我连抬头和别人对视的勇气都没有。

别人邀请我去参加什么活动的时候,我不是没勇气就是不懂;别人在兴高采烈讨论一个话题的时候,我永远都是无法融入的,也不敢去融入,因为我总是害怕自己会说错话,或者做错事情,惹别人不高兴。

为此,我常常焦虑到晚上失眠,可我也不敢和任何人讨论这个问题。

渐渐地,宿舍里的室友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就连班上的同学也都把我当怪胎那样避而远之。

我本以为只要逃离了我妈就能开始新生活,结果却发现,即便我逃离了我妈,我也一样逃不过我悲哀的命运。

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有病,我就是觉得自己活得很孤独,我常常感觉自己在这个世上就是个多余的人,没人喜欢我,也不敢去喜欢别人。

是不是我一辈子都只能这样,孤零零地活着呢?我还有机会获得爱和幸福吗?

求助者:王一鸣

嘉待观点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终生的,特别是原生家庭的“荼毒”,更是很多人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上文中的王一鸣,由于从小经历父母感情不合,父亲出轨,母亲把所有悲愤通通转嫁到儿子身上,以控制和打压的模式掌控着儿子,导致了成年以后的王一鸣有严重的社交障碍。

在王一鸣的这个案例里,不管是母亲还是儿子都是可悲的。

母亲因为所托非人,一辈子活在自艾自怜里,并认为自己过得不幸福,身边的人也不能幸免,不然自己就是在不幸里“孤军作战”。

而王一鸣是母亲选中来分担其悲惨人生的角色,因为在母亲身边,也只有王一鸣是无法脱离她的(当时王一鸣因为年龄尚小,无法反抗甚至逃离母亲的控制)。

于是,母亲死死拽着儿子,靠掌控儿子来获得自己内心的安全感。

而王一鸣,在母亲长年累月的压制下,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格,最后发展出社交恐惧症来。

社交恐惧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神经症的一种。

社交恐惧症,在医学上多指以过分或不合理地害怕接触外界事物或环境,患者心里清楚这种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难以控制,仍反复出现。

在心理学上,社交恐惧症是指个人对可被他人观察到的公众场合,预先感到的一种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惧。

一个有社交恐惧的人,害怕自己会做出令人难堪的举止,因而逃避社交或回避社交。

逃避社交或回避社交,是身体对应潜意识做出的一个本能反应,那怕Ta意识到这种恐惧其实是多余的,没有理由的,但Ta还是会被潜意里的“非理性恐惧”所支配或引导,再做出想要去躲避那些可能有公众监视的场合。

社交恐惧常常涉及一种自我预言的效应,一个人如果害怕或者抗拒别人的审视,就会拒绝将自己暴露于他人的审视里,如果他不能成功避开别人的审视,则可能产生过度的焦虑。

那么,要如何才能走出社交恐惧呢?

首先,社交恐惧者要脱离造成自己社交恐惧的对象,只有不再继续重复过去的被打压,社交恐惧者才可能慢慢恢复自信。

其次,社交恐惧者要在心理上学会和“不堪”的过去和解,告诉自己,过去那些“不堪”并不是因为自己造成的,相反,自己才是那个受害者。

用共情的方式去化解内心的鄙视和自卑,努力克服自我否定。

最后,社交恐惧者要多与正能量的人交往,多学习别人的为人处世,多尝试过去不敢尝试的新事物,并多自我鼓励,哪怕只是成功了一小步,也要多自我认可。

当你的生活圈子开始融入积极向上的一面,社交障碍就会随着你每天的进步而逐渐消失。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ceHug, counselors, and compiled from high-quality online contents. It is intended solely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ll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riginal author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regarding copyright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address or remove the relevant content.
文章内容由嘉待情感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及网络优质内容整理汇编,仅供用户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字与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